2025 年 1 月 17 日
首頁 / 昔日新聞 / 港大研嶄新方法冀改善虐老問題

港大研嶄新方法冀改善虐老問題

【本網訊】有研究結果指出,利用個案管理、增權及調解兩種支援服務處理虐老個案,能有效提升長者自理能力及減少精神虐待,但無法改善身體虐待的狀況。

記者/楊俊浩 編輯/方健銘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聯手香港基督教服務處,以虐老情況最嚴重的葵青區作為試點,邀請82名長者接受3個月的個案管理、增權及調節服務,以研究兩種服務對處理虐老個案的成效。個案管理主要為受虐長者提供個人化諮詢及治療,強調運用社區資源及與社區網絡連接協助長者;而增權及調節則著重教導受虐長者提升自身權利意識,適當時候透過與受虐長者家庭協商去處理衝突。

支援無助減少身體虐待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甄秋慧解釋,研究將不同行為化作指數進行運算,發現個案管理、增權及調節服務均對虐老問題帶來正面影響。研究結果反映,在3個月支援服務結束後,68名參與研究長者的自理能力提高近五成,精神虐待減低近兩成,自我效能感提升近一成,心理健康改善約百分之六,但服務對減低身體虐待並無明顯幫助,僅減低不足百分之一。研究機構再於3個月後進行第二次訪問,50名受訪長者指出,精神虐待減少約三成半,心理健康及自我效能感皆提升約一成,但自理能力則回復到原來水平,而身體虐待方面仍然未有明顯減少。結果亦發現,兩種支援服務在效果上沒有明顯分別。

辦講座助長者識別虐老

「家醜不出外傳」、「血濃於水」等傳統觀念,往往成為窒礙長者尋求外間協助的原因。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流金頌社區計劃-長和滿葵青」計劃經理張燕琳指出,服務機構會針對長者的家庭背景,譬如與家人同住的形式,再透過舉辦講座描繪虐老情況,讓長者知道若遇上同樣情況,即等同受到虐待。她續指,講座結束後,會安排個別諮詢的環節,長者既能暢所欲言,亦能避免長者在公開場合講述自身經歷而感到尷尬。

研究機構表示,是次屬先導性質,將繼續研究兩種服務當中的有效元素,並建議增加前線專業人士對處理虐老問題的訓練,及推廣增權及調節的使用。

[audio:http://jmc.hksyu.edu/shuo/wp-content/uploads/2013/12/My-Song-3.mp3 |titles= 港大研嶄新方法冀改善虐老問題 (聲音報道:楊俊浩)]

返回頁頂

相關新聞

劍橋護理員襲擊罪成緩刑2年

【本網訊】大埔劍橋護老院女護理員掌摑及打男院友案,昨於沙田裁判法院被裁定普通襲擊罪罪名成立,判監4星期,緩刑2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