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前日突然宣布,押後原定今天發表的施政報告。有團體到政府總部前表達不滿,並提出改革環保的政策。
記者/傅愷晴 編輯/廖艷兒 梁樂思 孫珮釧
團體批評,林鄭月娥是為了參加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而延遲發表施政報告。Transit Jam創辦人 James Ockenden質疑,施政報告讓中央審查後,當中的經濟復甦方案不能保持公平性,不能真正改善香港社會問題。 另外,多個民間團體批評香港的綠色政策落後,沒有跟從世界趨勢。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馮建瑋指出,很多環保政策如綠色環境復甦和公共健康範疇的政策在過去的討論度也不足。他又指新的清新空氣藍圖、綠色運輸、區域合作、和空氣污染匯報都是世界大趨勢,但香港似乎都未有很大力量成為領導角色。 馮建瑋認為,政府可以借鑑外國,推出長遠改善環境的政策。他以歐洲、英國、法國等國家為例,指其皆動用過千億港幣推行綠色復甦方案,有不少研究亦指出以上方案都對經濟有裨益,對長遠減碳、環境健康有很大影響。 他因此希望政府可以加大預算或落實政策,包括推進香港的可步行發展,從而減低車輛的增長。他表示以往曾就車輛增長問題作出討論,但有關首次登記稅、部分具體區域的財政措施、減低車輛的使用,如中區電子道路收費等問題,都有更多討論空間。 團體亦促請政府正視市民訴求,在疫情期間盡快落實改善環境的可持續綠色復甦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