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推出多項房屋及土地政策,包括在5年內落成約7萬5千個新公屋單位,以及由2016-17年度起的4年內落成約1萬7千個新居屋單位。
記者/李大煒 編輯/梁永祥 甄也樂
每年編配逾2萬公屋
政府亦計劃於2018年起的5年內,供應至少10萬個公屋單位,同時會把一幅位於沙頭角的土地,撥交房協興建公屋。梁振英指,在房屋署加強打擊濫用公屋,和租戶自願遷出之下,每年平均可淨回收約7,000多個單位,加上約15,000個新單位,每年可編配超過22,000個單位。 梁振英宣佈,將於明年預售首批共2,100個新居屋單位,同時因應青衣綠悠雅苑反應熱烈,政府已選定沙田一幅地皮予房協興建新居屋。不過將不再延續上屆政府的「置安心」計劃,四幅位於大埔、鑽石山、彩虹及馬鞍山、原來用作興建「置安心」的土地,將撥作發展新居屋。 覓地改建住宅 施政報告會提出「短、中、長」期措施,增加住宅用地儲備及供應,滿足市民對住屋的需求。短、中期措施包括改變土地用途。行政長官表示,現時正改劃26幅用地,預計可於2016年完成。他指規劃署亦會繼續檢視目前規劃為「政府、機構或社區」(GIC)用途的土地及其他政府用地,務求把更多土地改作住宅用途。 在增加土地供應方面,梁振英表示會以新界北部及大嶼山為主軸。他指珠江三角洲發展迅速,因此香港的西北方會是重點拓展的地區。新界東北新發展計劃備受爭議,梁振英稱,該區可提供約53,800個單位,首批單位將於10年後落成,並局部實施「港人港地」。他又提出,洪水橋新發展區是緊接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後下一個項目,初步估計可提供超過400公頃可發展土地,而且亦會研究發展新界北部地區,以及進行《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探討擴展東涌的可行性。 討論標準工時 施政報告未有提及任何派糖措施,而在扶貧及勞工政策方面,梁振英要求扶貧委員會先制訂貧窮線,又宣佈推出首階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合資格的長者可使用服務券選擇合適的服務。施政報告亦提出成立由政府、僱主代表、勞方代表和學者等組成的「標準工時專責委員會」,就標準工時作出討論及提出意見。 梁振英未有就2016年立法會及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辦法提出具體方案,僅表示會於適當時候展開廣泛諮詢及啓動憲制程序。他承諾會預留時間推動政改,但現階段應先處理其他急切的社會民生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