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衛生署署長陳漢儀表示,香港去年有103宗登革熱感染個案,是過往10年數量的兩成,不排除有爆發風險,衛生署不會掉以輕心,會加強監控蚊蟲滋生的工作。
記者/張政恒 編輯/王椀泠
陳漢儀指,香港登革熱個案由2012年的50多宗,急升至去年的103宗,全部均由外地傳入,主要是熱帶地區。其中,泰國、菲律賓及印尼傳入的個案,佔本港登革熱個案超過6成。她指,由於鄰近地區如廣東省及菲律賓,登革熱個案上升速度驚人,去年分別錄得近2900宗以及逾18萬宗,香港不能掉以輕心。陳漢儀指,雖然去年的感染個案中並沒有死亡案例,但初次感染登革熱的症狀輕微,而第二次感染時就會引起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因此市民不能掉以輕心。
食環署分3期防蚊
對於去年7月於天水圍3日內,先後出現兩宗由三帶喙庫蚊傳播的日本腦炎,食物環境衛生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袁銘志表示,已計劃分三期進行防蚊措施,第一期已於2月下旬進行,而第二期將於4月下旬進行。袁銘志稱,食環署在去年4至10月,於元朗及天水圍一帶捕捉庫蚊,並進行病毒測試,但並沒有發現帶有病毒的庫蚊。倘若捕捉的庫蚊驗出病毒,食環署將採取行動,即時加強滅蚊工作。 市民傳病媒介認知夠
衛生署又公布市民對個人及環境衛生調查結果,發現被訪的2000名12歲以上的香港居民中,逾8成受訪者對於傳病媒介疾病有良好的知識,包括能夠指出預防登革熱及日本腦炎的有效措施。衛生署助理署長馮宇琪指,雖然市民對傳病媒介疾病的預防措施有一定認識,但市民知而不做,例如因天氣炎熱而不願意於外地或郊遊時,穿著淺色長衫及長褲,增加感染疾病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