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17 日
首頁 / 昔日新聞 / 末日論恐慌 各地民眾反應不一

末日論恐慌 各地民眾反應不一

【本網訊】根據瑪雅人曆法,2012年12月21日是本次人類文明結束的日子,世界各地有不少人深信末日論,紛紛購買應急用品到不同地方避難;而不相信末日論的人士則處之泰然,繼續逍遙過日子。有牧師指,對末日感到畏懼是正常反應,但不應庸人自擾,作出過激行為。

記者/關中平 張加怡 編輯/冼浩賢 蔡泓杰 趙善鋒


逾九成人不信世界末日

青年民建聯早前以網上問卷方式,成功訪問了365名青少年,當中逾九成受訪者不相信今天是世界末日。大約51%人士曾認為世界已陷入絕望邊緣,亦對自己身處的環境感到絕望。中學生余同學表示,不相信瑪雅預言,認為並沒有科學根據,假若末日真的來臨,他希望與家人和好友一起共處。

青年民建聯委員、社區主任黃冰芬建議,家長應利用末日來教導子女學懂珍惜,不要到最後一刻才後悔。她鼓勵本港學校引入生命教育,教導學生面對生與死,並將計劃普及,令學生明白珍惜的重要。

普遍受訪者對香港前景不樂觀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七成受訪者對本港前景感到不樂觀,最大原因是因為政治爭拗。學生胡同學認為,今年競選特首時接連爆出醜聞,以至近期的長者生活津貼因「拉布」而遲遲未獲通過,令他對本港前景不感期望。

青年民建聯委員李世榮建議,政府應積極推出各項政策,解決民生問題,並投放更多資源於青少年身上,如舉辦展翅計劃等活動。黃冰芬則認為本港可效法台灣或內地,於學校推行生涯規劃,讓學生對社會不同範疇工作有一定認識,及早了解自己志向。

末日非天崩地裂

對於末日論,九龍五旬節會沙田堂基督教牧師呂必強指出:「末日的觀念的確存在,但並非如電影中一樣天崩地裂的情況。」對於不少人因末日論感到不安,而作出自殺、儲糧、逃難等極端行為,呂必強解釋:「這都是他們畏懼死亡的表現,是正常反應,但不應庸人自擾。」

廖姓中學生亦稱:「信則有,不信則無,每個人有不同的行為是正常的,但過激的行為不能接受。」他以盲搶鹽的事件作為例子,認為這是過激的行為。清潔工鄭先生則表示:「那些人(相信末日人士)很迷信,搶購資源等舉動很無謂,又浪費資源,但假如身邊有朋友真的相信有末日,我會尊重他們的決定。」

各地對末日論持極端反應

傳聞歐洲巴爾幹半島一座山中藏有外型古怪的金字塔,金字塔會於末日釋放外星人的神秘力量,保護山上及周邊的生命,因此該山邊城鎮的旅館早被預訂爆滿。兩年前亦有傳聞指法國比如拉什山將有外星人乘搭太空船前往其他星球,於是人群紛紛趕至比如拉什山村莊,望能避過末世。現時,法國警方已在山上部署直升機,防止有人到山上集體自殺。

香港亦不乏例子,一名就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的21歲青年,沉迷一個宣揚世界末日的台灣網誌。早前與家人吃過晚餐後,突然脫光衣服奔出走廊,從8樓跳下當場死亡。

 

返回頁頂
[audio:http://jmc.hksyu.edu/shuo/wp-content/uploads/2012/12/02_re3.mp3 |titles= 末日論恐慌 各地民眾反應不一 (聲音報道:關中平)] [audio:http://jmc.hksyu.edu/shuo/wp-content/uploads/2012/12/115018_1220_re.mp3 |titles= 末日論恐慌 各地民眾反應不一 (聲音報道:張加怡)]

相關新聞

團體冀施政報告能助青年向上流

【本網訊】政府將在明日(10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有團體今早於政府總部外請願,指政府現時的青年政策配套措施不足。他們期望來年的施政報告,有落實改善青年財政、住屋、升學就業和增加政治參與等措拖,以助青年向上流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