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政府宣布於2017/18學年起,落實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政策,向合資格本地非牟利幼稚園提供基本資助。但有教育學者認為,有關措施仍有漏洞,未能正視學校質素差異問題。
記者/陳詠賢 梁駿熙 編輯/鄧可盈 吳嘉濠
資助本地非牟利幼稚園
據了解,半日制幼稚園學生資助額,會由現時學券資助的每年22,510元,增加至逾30,000元。至於全日制及長全日制的資助額,分別為41,600元及51,200元。政策亦將幼稚園師生比例改為1比11,鼓勵幼稚園自行設立專業階梯及具競爭力的薪酬。政府預計在政策實施後,約有七至八成的半日制幼稚園學位免費。
但「爭取15年免費教育大聯盟」召集人、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教授袁慧筠卻認為,有關措施並不具體,不但沒有正視學校質素差異問題,亦不利弱勢學校發展。 檢討擴大內地升學資助
在職業及專上教育方面,教育局將檢討如何擴大「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的資助範圍,以協助更多中學畢業生到內地升學。政府亦接納「推廣職業教育專責小組」提出的建議,包括考慮全數資助中學提供應用學習課程、延長「職業教育和就業支援先導計劃」,以及支持職業專才教育機構舉辦大型技能比賽等。政府亦預留一幅土地,供職業訓練局興建校舍。
不過,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校長陳龍生批評,有關措施欠缺前瞻性,亦沒有提及有關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的措施。他建議,政府應為專上學院提供更多用地、資源及經濟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