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復刊不足兩年的免費報章《新晚報》宣布因業務虧蝕,於本月31日起停刊,約30名員工受影響,部分已向勞工署求助。集團表示,將繼續聘用報章員工,從事出版行業。
記者/周荻恩 潘加霖
廣告收入難抵開支 《新晚報》副總編輯鄧世傑指出,社長夏萍昨午向員工表示,公司財政狀況一直有問題,部分原因可能是市場推廣不理想,廣告收入難以維持龐大開支,發行量已由初期的40萬降至20萬,虧蝕數千萬元,並欠租最少兩個月。鄧世傑又指,《新晚報》曾在去年底改變營運模式,由免費派發改為收費,希望改善情況,但銷量最終進一步下跌。 他續指,公司復刊以來經常延遲發薪,由7日至半個月不等,員工流失率高,上星期五更有執達吏上門追討13萬元欠租。他說,受影響員工約30人,一半屬編採部門,部分員工已到勞工處求助及登記。集團表示,受影響員工可轉職到集團旗下另一份刊物,或繼續多上班一個月,亦可以即時離職。 記協主席岑倚蘭指,《新晚報》停刊屬商業決定,而至今未收到有關員工求助。 《新晚報》是《大公報》的子報,1950年創刊,1997年曾因經營困難停刊,到2012年8月以免費報章形式復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