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今年中學文憑試,弱視及弱聽女狀元曾芷君靠「唇讀」考獲佳績,感動背後卻揭示出,特殊學生比一般人更難在公開試有良好發揮。路德會啟聾學校校長吳育珍直指:「聽障學生入大學比率低。」而學校方面希望透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材,令學生更易適應學習。
記者/梁加欣 編輯/馮子愷
路德會啟聾學校在本港提供小一至中六課程的聽障特殊學校,大部分學生有深度至嚴重程度的聽障問題。校長吳育珍指,聽障學生語文能力較差,中文科考獲3等較難。由於未能符合入讀大學最低要求,畢業生大多數只能報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IVE) 或技能訓練中心。吳育珍又認為,334學制實施後,通識科對學生可謂「難上加難」,學生即使知道答案亦未能清楚表達。
統一手語迎合需要 啟聾學校去年獲優質教育基金資助296萬,進行為期3年的「手語輔助教學計劃」,配合新高中課程發展,開發教學手語新詞彙計劃,建立全港首個手語視像字典。校長吳育珍表示,現今社會出現許多新詞彙,例如:Facebook、Youtube、雙非等,計劃目的是希望統一學校打手語的方法,不會出現一個字詞有5、6種打法,以免令學生產生困擾或無所適從。 手口並用助理解 雖然聽障學生大多獲政府資助安裝人工耳蝸,但平等機會委員會高級機構傳訊主任陳潔貞指出,人工耳蝸的助聽功能一般,有學生反映,很多時都只能聽到微弱的聲音,無助解決學習困難。啟聾學校在課堂上會以口語及手語並行教學,利用手語來彌補聽覺的缺陷,讓學生更易理解和吸收。 [audio:http://jmc.hksyu.edu/shuo/wp-content/uploads/2013/09/125049_0927_mp3.mp3 |titles= 聽障生文憑試失勢 難圓大學夢 (聲音報道:梁加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