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25 日
首頁 / 港聞 / 新公屋售價或與市價掛鉤

新公屋售價或與市價掛鉤

【本網訊】房委會大會昨日提到「綠表置居先導計劃」,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房委會相關委員會將盡快討論計劃的申請資格、定價及轉售限制等具體細節,並望於今年第一季完成。房委會考慮將單位定價與市價掛鉤。

記者/郭芷詠 編輯/黃舒攸


張炳良指,過往租置計劃的租金以建築成本計算,居屋定價則以市價打折,定價主要考慮受助團體的負擔能力、房委會財政負擔和資助房屋政策的公平性,一般定為市價七折。他指,先導計劃的單位定價會比居屋低,又認為價格與市場掛鉤,比與工程造價掛鉤更公道。張炳良表示,將召開房委會策略委員會作原則性討論,再由資助房屋小組商討申請資格、選址、價錢及轉售限制等細節,希望於今年首季完成。他對落實計劃未有時間表,指要視乎社會反應。

憂有人利用計劃圖利

張炳良出席電台節目時,有聽眾擔心合資格人士以低價購入新公屋單位後,再以補價方式高價放售,乘機圖利,望政府杜絕此舉。張炳良指,政府當初構思租置計劃是希望讓市民置居,但基於社會環境轉變,才衍生補價轉售情況。房委會現時暫無傾向,但稍後會商討轉售限制,例如決定是否同用租置計劃或居屋的限制。

自由市場難阻轉售圖利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博士建議當局訂立合理禁售期,例如10年,公屋業主於期內只可以買入價或低於市價售予房委會。鍾劍華認為,方案既可保障合資格人士的居住權利,亦能阻止業主短期內轉售圖利。但他又指,若市價高於買入價,即使放售予房委會,業主仍能從中獲利。他坦言,基於自由市場原則,難以限制或遏止公屋業主以補價方式買賣,所以無可能杜絕有人轉售公屋圖利的問題。

鍾劍華認為,先導計劃實屬數字遊戲,輪候公屋人士獲派單位的機會比之前小,難以增加房屋流轉,只可引更多資金回籠。

新公屋項目工程延誤

另外,張炳良承認蘇屋邨及洪水橋公屋項目工程延誤兩個月,房屋署解釋主因為天氣及工人短缺等。立法會議員工聯會王國興表示,土地供應不足致未能達到預期建屋量屬不爭事實,政府未有隱瞞。雖相信未來五個年度都未能追上預期,但對政府有信心,能達成整體公屋興建量的承諾。

 

返回頁頂[sp-components][sp_component id=”205″][/sp-components]

相關新聞

【公營房屋】一般輪候時間跌至5.3年 梁文廣:有信心未來輪候時間再減少

【本網訊】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表示,2024年底公屋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跌至5.3年,為六年來最低。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委員、公屋聯會副主席梁文廣表示,有信心未來輪候公屋時間會下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