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2018年中學文憑試通識科今日(11日)開考,約有5萬名考生報考。今屆試卷與上年一樣沒有涉及政治議題,有應屆考生認為卷二較為容易,與以往的題型較為相似,認為卷二較易得分。亦有考生指卷二題目並非比過往深,但較難想到論點撰寫,因此認為卷二較難。有通識科老師認為今年議題多是學生熟識的題目,相信能力較低考生也能取得分數。
記者/何采思 鄧佩茹 編輯/張盈盈 高樂瑤
今年通識科卷一為資料回應題,與上年一樣沒有涉及政治議題,而題目分別涉及香港人參與海外義工、器官捐贈,以及香港教育及職業專才學校的議題,所有題目均需作答。 至於卷二則為延伸回應題,三條題目包括中國留守兒童、電動車,及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考生只需選答一條。有通識科老師認為,今年卷一難度與去年相若。而卷二的題目對學生比較熟識,主要考核學生的資料歸納、審題和運用各單元知識的能力。 考生指卷一題型變化大 應試考生陸同學指出,以往題目主要是表達意見,但今年有些題目則要求闡述正反立論,連佔分較低的8分題亦會出現這種題型,坦言感到困難。他認為卷二較為容易,因為議題圍繞中國留守兒童問題及電動車,亦是根據過往的題型出卷,相對之下卷二的表現會比卷一好。 李同學認為題目比想像中困難,如有關器官捐贈的議題,原以為題目是有關兩地器官捐贈情況的比較,但最後題目問及器官捐贈的經濟補償及其爭議,出乎意料之外,是自己從未看過的題目。他認為,這份卷一比過往難,但卷二則沒有大太分別。 另一李姓女同學則指卷一的資料引導性大,但題型未曾見過,比學校的練習試卷困難,而卷二則是出現較常見的議題,如留守兒童及電動車,又指卷一和卷二的資料對答題有幫助。 亦有考生認為卷二較為困難。賴同學表示,相對卷一,卷二較為困難,雖然認為卷二的議題雖然常見,題目亦並非比過往深,但較難想到論點撰寫。 鄭同學指過往的題型關鍵詞多是「持份者衝突」,但這次則轉換了關鍵詞為「爭議」,雖然關鍵詞改變了,但答題方法相同,又指卷一需引用資料作答,指這次的資料比過往的試題較為實用,認為試卷整體上比過往試題容易。 老師稱試題「大路」易得分 保良局李城壁中學通識科資深老師張銳輝副校長認為,今年試題題目問法直接,題型亦與往年相若,對學生而言應該會較輕鬆。他又指議題是學生為之熟識的題目,如卷二提到留守兒童、電動車和抗生素使用,相信即使能力較低考生也能取得一定分數。另一名通識科老師方景樂亦表示卷二問題較為「大路」,留守兒童和電動車都是較常「貼中」的議題。 方景樂指涉及全球化概念的題目難度較高,包括卷一的第一題提及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UNV)計劃和海外義工,而卷二第三題亦須考生提到國際合作和疾病蔓延等概念。他認為這類題目離學生較遠和抽象化,所以相對難度較高。方景樂指出,今年試題平均覆蓋到各個單元,且未有涉及政治事件,但他表示這不代表「去政治化」,因卷一也有提及社會參與的概念,與政治息息相關。對於今年閱讀資料文字較漫畫、圖表多,他認為難以因此批評試卷難度高,因有時漫畫也要花時間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