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建議撥出1.4億元,支援本地藝團和藝術家在大灣區作文化交流。有文化界人士昨日(8日)召開記者會時批評,預留大額撥款予大灣區交流明顯是政治決定。
記者/何銘軒 編輯/黃翠嘉 黃紫盈
撥款大灣區交流疑涉政治決定
有文化界人士就財政預算案向業界進行問卷調查,近8成受訪者沒有到大灣區交流的打算。灣仔區議會大坑選區區議員、文化同行成員楊雪盈指出,預留大額撥款予大灣區交流明顯是政治決定,認為支持藝術家出外交流不應以地域區分,建議政府改為劃一整體撥款支持藝術家到世界各地交流或展覽。她又指本地藝術團體大多缺乏行政人員,根本不能好好運用該資源。公民黨譚文豪和民主黨鄺俊宇議員亦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都市,政府擬案不應只側重中港融合。 藝發局難再應付更多撥款申請 香港專業戲劇人同盟會長鄧偉傑則擔心該撥款或會改變年輕藝術家的取向,為取得撥款而對作品作自我審查,干預創作自由。藝發局視覺藝術組別主席陳錦成認為,藝發局的工作量已到極限,未必能處理更多的撥款申請。他認為政府若有意提升藝術交流活動,應增加藝發局的人手或設立處理藝術交流撥款獨立的部門專門。 文化界促政府正視業界需求 鄧偉傑又提出,現時劇團並未有足夠的空間去排練,導致演出質素未能得到保證。而演員和導演僅在演出時才有收入、並未有固定收入,只有劇團助理有底薪。他期望政府能正視薪酬問題,參考戲劇人同盟的薪酬指引,讓藝術家重拾尊嚴。譚文豪促請政府修訂工廈條例,以提供遠離民居的棄置空間予藝術、音樂團體合法地發展。鄺俊宇亦認為政府應盡快完成翻新棄置校舍工程,為藝術團體提供場地。 楊雪盈強調,對藝術文化界的支持除了持續增加資源外,亦應配合適當的配套和政策,認為預算案反映政府未有了解業界需要,未有解決現時業界關注的工廈等空間問題。她期望政府能與業界保持溝通,又表示未來打算約見財政司司長就預算案方面作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