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教聯會調查顯示,現時珠海市有約2,000名港籍學童於珠海就讀幼稚園及小學。團體推測,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將有約1,000名學生來港接受教育,故促請政府及早規劃珠海跨境學童來港就讀的相關配套。
記者/麥朗廉 編輯/游昊雲 吳梓婷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委託珠海市教育局,向就讀珠海幼稚園及小學的港籍學童作問卷調查。2,152名學童中,有974名學童有意於2018年9月,港珠澳大橋通車後來港就讀。 教聯會促政府檢討教育制度 教聯會主席黃錦良認為,政府在2013年實施「雙非零配額」,最後一批雙非學童於2016/17學年入學,加上本港出生率低,預料明年入讀幼稚園的學童將會減少。黃錦良又估計,未來數年小一學額需求下降,不少學校或面臨縮班殺校。教聯會建議政府檢討現行教育制度,吸納珠海市學童來港就讀,緩和本港學校收生不足的情況。 教聯會指出,由於港珠澳大橋口岸位於大嶼山,相信葵青、屯門和東涌有條件接收更多跨境學童,希望政府未來能適當分配學童於三區就讀。教聯會又希望,政府能改善相關配套,開放其他牌照的巴士經營跨境校巴服務,同時讓跨境學童免下車過關檢查,方便其上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