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0 月 2 日
首頁 / 港聞 / 政黨倡推行全民乳癌篩查

政黨倡推行全民乳癌篩查

【本網訊】乳癌為本地女性頭號癌症。由於香港女性沒有檢查乳房習慣,有不少患者確診時已太遲。有立法會議員促請政府推行全民乳癌篩查計劃,讓患乳癌婦女能及早發現並就醫。

記者/陳宥彰 編輯/許碧珊 黃紫盈


倡為40歲或以上婦女檢查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蔣麗芸指出,每年新增癌症病患者約3萬人,當中4,000人患乳癌。目前歐洲、美、加等全球34個國家及地區已推行乳癌篩查,及早治療的話,治癒率可達90%,又建議政府參考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定期為40歲或以上的婦女檢查,讓婦女及早偵測乳癌,減低乳癌晚期個案及死亡率。

乳癌康復者吳小姐在乳癌第二期時發現患癌,經治療後現已康復,她對自己及早確診感到幸運,指自己有年輕朋友待乳房流膿才就醫,治療過程十分痛苦,又指亦有不少40歲以上的病友確診時,癌細胞已蔓延至第三期。她希望政府盡快推行免費全民乳癌篩查,並將篩查年齡訂在40歲。

同屬民建聯的葛珮帆批評,政府呼籲市民定期檢查身體,但對乳癌的推廣較少,以致出現不少晚期個案。她認為婦女有機會做篩查,才能儘早發現及治療,不用支付高額醫藥費,亦能減輕公營醫療的負擔。

籲政府承擔全民乳癌篩查花費

吳小姐又表示,自患病後共接受6次化療、25次電療及18次標靶藥治療,本港癌症病人需自費採用標靶藥治療,單是18次標靶藥治療,她已花費34萬元,又指自己在患病期間要處處考慮藥物價錢、研究藥物資料,又要處理申請資助的手續,十分吃力。

另一乳癌患者黎小姐,今年年初發現乳房有硬塊,到家計會檢查後再轉介到廣華醫院,被證實患上乳癌第三期。她今年3月接受手術,現正做化療與電療,及服食每劑逾萬港元標靶藥,療程須打18針,惟因名下已有供家中長者居住的物業,所以無法申請資助。

蔣麗芸表示,許多乳癌患者財政困難,但不合資格申請資助,只能自己支付高昂的醫藥費,加重精神及心理負擔,現時政府對乳癌病人欠缺支援,香港防癌會一些病人探訪、心理輔導和資訊講座等的外展工作都只能向賽馬會申請資助,她認為政府可透過公私營醫院協作計劃、關愛基金等承擔全民乳癌篩查的花費,希望政府增撥資源,以加快公營醫院或診所治療乳癌患者輪候時間。

相關新聞

民建聯前成員胡世全四度宣佈參選特首 稱獲接近中央人士支持

【本網訊】民建聯前成員、工商物業投資者胡世全於今日(16日) 舉行記者會,宣布參選5月8日的行政長官選舉,這是他第四次宣佈參選,他的參選政綱為「團結市民、邁向世界、一國兩制及共享繁榮」。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