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13 日
首頁 / 港聞 / 【採訪手記】謙厚、親切、幽默的李光耀導演

【採訪手記】謙厚、親切、幽默的李光耀導演

【本網訊】《暴瘋語》導演李光耀憑電影於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奪得「最佳新晉導演」,《說·在線》5名記者有幸於頒獎禮前採訪這位明日之星。

記者/胡穎琦 徐梓樺 鄧可盈 鳳嘉杰 楊俊浩


作為學生媒體,被拒絕訪問是家常便飯。我們於金像獎頒獎禮前兩星期才向導演發出邀請電郵,當時我們心中其實也沒抱很大期望。怎料導演在兩天後竟親自致電回覆:「胡小姐,我是李光耀。你想何時訪問?我未來的數天都可以。」這著實叫我們喜出望外。事後我們詢問為何會爽快答應,他微笑道,「你們是學生嘛!當然要支持一下。」《暴瘋語》是一齣主題嚴肅的電影,因此我們都以為導演會是一個不苟言笑的人。採訪前,記者單為拍攝角度已商議了半個多小時,生怕自己在導演前班門弄斧。期時我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按下導演辦公室的門鈴,豈料迎門的導演展示和藹可親的笑容,令我們緊張的心情一掃而空。

採訪期間,導演不停叫我們「慢慢來,不用急」,又問我們「要不要一些飲料」,甚至任我們「擺佈」工作室裡的每一傢俬,完全沒有導演架子。他為了遷就我們,不惜戴著帽子、冒雨走到露台讓我們拍攝。

導演常常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幽默感。當我們想要跟他拍照時,他竟然提議拍一個「背部的合照」。在我們拍一些鏡頭後的花絮時,他更即席為我們「表演換水」。

導演亦提及他的入行原因,他稱「人一世物一世」,當然要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一輩子從事自己不喜歡的事會「很痛苦」。而拍電影需長時間工作,導演作為整套電影的領航人,心想必定是埋頭埋腦、與世隔離之人。出乎意料,閒談時導演竟與我們談起時事來。導演對跟我們分享平日會看什麼報紙、新聞頻道,又推薦我們看內地的新聞節目。也許就是這樣的導演,才能拍出《暴瘋語》這齣社會意味濃厚的電影。

返回頁頂

相關新聞

《十年》導演:難評何謂實至名歸

【本網訊】獨立電影《十年》獲得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但引來部分電影界人士不滿,認為得奬遭政治化。《十年》其中一名導演周冠威表示,不是為得獎而創作,初衷是希望引發觀眾的討論及思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