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25 日
首頁 / 港聞 / 床位不足應著重分流病人 黃元山倡患者精神健康作考慮條件

床位不足應著重分流病人 黃元山倡患者精神健康作考慮條件

【本網訊】現時公營醫院床位嚴重不足,立法會議員黃元山於昨日(9日)出席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時指,政府應與各部門溝通,為抗疫措施給予清晰指引,讓各部門得以互相配合。他強調現時病床供應有限,分配病人入院次序顯得更為重要,建議政府安排確診者入住隔離設施時考慮病人的各項條件。

記者/梁靖欣 編輯/趙施欣 梁晞雅


黃元山指,本港累計確診人數大約有150萬人,但現時公營醫院只能提供約8,000張病床。他以新加坡及美國兩地確診患者的留院比率與香港作比較,指本港仍最少需要約5,000張病床才能舒緩確診者在家中或院舍等候住院的情況。他又指,有不少透過快速測試平台呈報的市民已經康復,不需作任何隔離,建議政府應詳細評估公營醫院病床需求的實際數目,才為下一階段措施作打算。他強調,在醫療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政府更需要為輪候病人作仔細分流。

黃元山建議,除了把確診者的隔離環境及醫療情況列作優先入住隔離設施的篩選標準外,患者的精神健康應作為其中一項重要的考慮因素。他認為經過以往的疫情影響,以及現時第五波疫情的嚴峻,不少患者在家中輪候住院時承受心理壓力,需要情緒支援,他建議政府在評估住院條件時增設心理評估表格,評估確診者是否適合入住隔離設施,以便日後提供適切支援。

相關新聞

【情緒壓力】自殺求助個案持續上升 債務人士佔逾三分一 團體促及早尋求支援

【本網訊】家庭危機支援中心明愛向晴軒發表報告,指出受自殺危機困擾的債務求助個案數字在過去三個年度呈持續上升的趨勢,團隊主任陳力鏗建議債務人士及早尋求支援舒緩情緒壓力,避免情況惡化。 記者/梁凱晴 編輯/余汶茵 許詩彤 明愛向晴軒於2023-24年度接獲1,779宗自殺風險的求助個案,比2022-23年度的1,326宗多453宗,升幅為34%;而較2021-22年度的663宗更多出逾1,000宗,升幅接近170%。綜合過往三個年度,債務人士在自殺風險求助個案中分別有35%、37%和38%,均佔三分之一以上,並且呈持續上升的趨勢。 債務人士李先生(化名)表示,曾因入不敷支向銀行借貸,欠債額一度多達六十萬,他嘗試以不同方法處理債務,卻因墮入中介公司騙案,導致債務問題雪上加霜,與家人關係變得疏離,他寄語有相似困境的人士盡快向專業人士求助。 明愛向晴軒危機專線及教育中心督導主任董欣炯認為,導致債務的主要原因是賭博、協助家人朋友還債、經營及投資失利、失業等,而單憑欠債金額的數目並不能反映危機的嚴重程度,危機程度涉及其他因素,如個人及家庭還款能力、追數情況、支援網絡等。團隊主任陳力鏗建議,債務人士在債務問題初期時應及早尋求支援,有助舒緩情緒壓力、避免危機惡化,從而降低自殺風險。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