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經民聯梁美芬及工聯會麥美娟就近期的寨卡病毒於立法會提出急切口頭質詢。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稱,本地常見的白紋伊蚊與活躍於南美洲的埃及伊蚊同類,能成為寨卡病毒的傳播媒介,存在二度傳播的風險,令本港傳入寨卡病毒的個案。
記者/林曉彤 編輯/陳佩霞 吳嘉濠
孕婦不應到受影響地區
高永文呼籲,懷孕婦女及計劃懷孕的女士如非必要下,應避免前往受寨卡病毒影響的地區。他表示,若曾到訪爆發疫症地區的市民,返港後14日需要採取防蚊措施,如使用驅蚊劑,以免遭白紋伊蚊叮咬後感染本地的伊蚊,造成二度傳播的風險,將寨卡病毒傳入本港。他指出,寨卡的感染方式主要是透過被受感染的伊蚊叮咬,但亦可以透過血液或性接觸受感染,呼籲遊客外遊至受影響地區時,應做好避孕措施,並指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已停止接受於28天內曾到訪受影響地區的人士捐血。 工聯會王國興質疑,政府的對策只是教育性質,並沒有相關條例防止寨卡病毒傳播。高永文表示,本周五將會登報刊憲,把寨卡病毒列為法定須呈報傳染病,亦於同日生效,加強監察寨卡病毒於本港的情況。 食環署加強全港滅蚊 梁美芬亦指出,香港有多項大型基建工程,工程附近地區亦出現蚊患,擔心寨卡病毒於本港爆發。高永文表示,全港現時有200多隊滅蚊隊。他指食環署會分三個階段於全港滅蚊,首階段將於本月15日開始,當局亦會與建築界溝通,減輕地盤的蚊患情況。他續指,當局會加強出入境口岸的防疫措施,包括於邊境地區加強宣傳寨卡病毒,以及監測旅客體溫。他亦稱,雖然寨卡病毒對感染者影響較輕微,大約只有4分之1的病人會有發熱或類似感染登革熱的病徵,但他提醒患有慢性疾病人士應小心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