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政府計劃將大嶼山西南和索罟群島一帶水域劃為海岸公園,保護水域內中華白海豚。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昨開會討論細節,委員會期望計劃可盡快落實,以助長遠保育。但有委員質疑政府的生態資料過時,促再進行研究。
記者/邱巧嵐 編輯/張學禮
船隻滋擾海豚生活
委員會成員文志森提出,現時大澳經常有觀賞海豚的船隻,對海豚滋擾很大。他希望設立海岸公園,可令觀光船遵守一定守則,減少對海豚滋擾。漁護署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分署助理署長沈振雄回應,每年觀豚淡季都有跟大澳的觀賞船負責人解釋出海守則,同意成立海岸公園將能更有效管理觀光船。屆時每天會有人員在公園範圍巡查,若有人違反守則會被檢控,較現時勸喻更有效。 另一名委員王麗賢建議,成立一支工作小組負責是次計劃。沈振雄回應指,海洋哺乳類關注小組一直存在,由科研、政府及漁民等組成,作用與工作小組無異。他又指,小組一直有定期開會,及更新該水域的海豚數目。他強調,希望加快計劃進程,防止海豚數目繼續下降。 生態資料恐已過時
沈振雄匯報工作進度,指大部份漁民、環保及康樂釣魚等團體均支持計劃,惟部分拖網捕魚團體對計劃有保留。委員會成員李誠寬質疑,諮詢及研究時間不足。文志森則指,現有生態研究資料是在2000年政府宣布計劃時搜集,質疑14年後環境已變,或需再進行研究。沈振雄稱,署方有不斷更新計劃的資料。漁護署高級海洋護理主任陳乃觀承認,漁獲資源及水上康樂活動方面缺乏調查,未來會進行研究。 望17年通法定程序
漁護署擬於大嶼山西南及索罟群島附近,分別劃出660公頃及1,270公頃水域為海岸公園,回應公眾對保育中華白海豚的聲音。有關計劃曾於2002年刊憲,但一直未有進展,至上月才啟動討論。有意見認為,漁護署此時推出海岸公園方案,是為機場第三條跑道的環評報告開路。 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計劃明年開展公眾諮詢,以尋求2017年年初或之前完成海岸公園的法定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