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有環保團體質疑為何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未提交土地大辯論諮詢報告前,政府便提出填海造地計劃。亦有立法會議員擔心計劃會耗盡庫房儲備。
記者/洪子欣 編輯/彭成偉
環保觸覺義務總幹事譚凱邦、立法會議員范國威、民間土地資源專家組任憲邦、房產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姚松炎及綠領行動多位代表,今午在立法會聯合召開記者會,質疑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從來未就土地大辯論諮詢提交報告,便強行決定落實「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因此強烈反對進行這計劃。
姚松炎又指出,林鄭月娥從來沒有提供過任何造價的估算,便突然決定拍板此計劃,完全違反國際在工程上可行性的要求。他提出,基於現時填海造價估算,填海就需要2,000億港元,加上交通及其他基建項目以千億為單位,填海就需要花上5,500億港元,十分昂貴。 譚凱邦斥責今年的《施政報告》是「史上最大破壞力的施政報告」,擔心會將政府庫房「一Q清袋」。他又指出,根據早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負責的民調顯示,巿民支持發展高爾夫球場(45%)多於填海(30%),反映比起填海,當局更應優先收回高爾夫球場作房屋供應,強調是次必需利用民間力量推翻填海造地計劃。 應先檢視單程證配額問題 范國威表示,香港沒有填海的必要性,並形容是次填海是「反其道而行」,因為土地房屋應配合人口政策,但現時政府從不檢視單程證配額問題,卻不斷造地去應付日益增加的人口。他又稱,填海浪費了香港數代人的血汗錢,政府如此龐大的庫房公帑,應用於解決民生問題,而非用在「明日大嶼」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