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早前收集66間獲整筆撥款資助社福機構的高級行政人員薪酬報告,發現當中有32間高層員工獲額外現金津貼,15間機構的員工薪酬較社署同等職級員工高。社福工會理事長邱智恆促請涉事機構盡快檢討現行資源分配。
記者/黃御晴 編輯/潘芷榕 陳綺洵
高層頂薪點高社署18萬 社福員工會發現,66間受整筆撥款資助的社福機構當中,有15間高層薪酬高於社署同等職級員工。以協康會為例,行政總裁年薪比社署高出最少18萬元,最多為38萬元。工會又發現,有保良局兩名總幹事獲發合共76.7萬額外現金津貼。 另外,有6間機構首層員工薪酬升幅超過一成,超越因增加薪點及公務員薪酬調整而增加的7%。相反,前線員工則低於因兩者之增加的百分比,工會質疑,數據反映機構董事會薪酬政策不一,造成肥上瘦下的情況。 自行升級職位難監察 社福員工會理事長邱智恆先生質疑部分機構自行將職位升級,以合理化高層自肥的問題。他指出,路德會服務處於2016-17年將職位由高級社會工作主任升級為總社會工作主任,以此職位相較社署同等職級而取起薪點薪酬的員工多30.9萬。工會表示,機構手法大大增加工會分配資源的難度,質疑路德會的情況只是冰山一角。 社福員工會理事長邱智恆先生表示,社福機構肥上瘦下的情況不但對前線員工不公平,更會破壞外界對社福機構的信任。工會要求社署督促涉事機構董事儘快作出檢討和改善,將資源用於改善前線員工薪酬待遇,規定前線和管理員層的薪酬政策用劃一原則規定,並全面公開。工會表示最終目標是爭取平等對待,並在未來會向立法會申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