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立法會昨日舉行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本地研究生人數原佔整體的接近一半,但於上學年跌至20%,政府建議向本地生提供助學金,能吸引他們修讀研究課程,培養本地人才。
記者/李靜蕙 編輯/呂杏瑩 曾慧欣
楊潤雄指近年本地研究生人數不斷下降,希望鼓勵更多本地生修讀研究課程,培養他們成為學術、科研人才,故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中,建議向「研究基金」再注資30億元,利用投資收入,於2018至2019學年開始,為修讀教資會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的本地生提供助學金,全數支付他們的學費。 議員指單靠資助並不足夠 教育界葉建源認為,研究生需要同時負擔學費和生活費,因此在考慮報讀研究課程時,經濟能力會成為考慮因素,政府單單資助學費並不足以解決問題。 民建聯張國鈞表示,當局應以學生前途作主要考量,政府應該針對學生畢業前景的配套,而不單止是如何吸引他們修讀課程。田北辰亦認為,若果政府能有配套資助,協助畢業生尋找工作,發揮所長,或能引起本地生對修讀研究生的興趣。 議員憂學額競爭激烈 民主黨黃碧雲表示,因大量內地生來港報讀研究院,競爭激烈,部分本地生未能成功就讀,她指政府若不增加每間院校的學額,即使減免本地生的學費,對於提升本地研究生的數字幫助不大。 楊潤雄回應時指,本地院校選擇研究生一定是擇優而取,現時本地生報讀研究課程的成功率超過一半,充分反映本地生具有優勢,而且本地大專院校亦未曾用盡40%的額外學額,因此並不擔心因學額競爭,令本地生不能修讀研究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