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批評,香港沒有依法實行「去殖民地化」,反而「去中國化」,引起爭議。泛民會議召集人何秀蘭認為港人現時尚無平等政治權利,擔心香港被「二次殖民」。
記者/李華倩 編輯/劉潔怡 陳才逸
稱英國影響力在港消除
何秀蘭昨出席電台節目時認為,回應陳佐洱日前批評有人「把一些本應放在歷史博物館裏的東西,跑出來招搖過市」,「還奉為金科玉律」。何秀蘭擔心陳佐洱所指的是法治、三權分立等本港核心價值。她稱現時港人未有平等政治權利,加上中資公司影響,憂香港猶如經歷「二次殖民」。 她又認為陳佐洱稱港須「去殖民化」是要「去英國化」。何秀蘭表示,現時一半立法會議員由港人選出,公務員了解本港文化。政府的經濟政策亦無傾斜英資,故不認為英國人在港仍有影響力,已成功「去英國化」。 謝偉俊批官員論述失敗
同場的立法會議員謝偉俊則認為,港人不應就一兩句說話就上綱上線,應了解有關言論的前文後理。他稱,中國官員言論點到即止,易讓外界揣測。他批評陳佐洱的言論方式「講啲唔講啲」,用作法律或政治論述,是「非常失敗」。 他籲官員對港人給予耐性,「去咩咩化」不宜操之過急,否則會令香港失去中西文化交匯的優點,他表示:「即使刻意要做,都要三代人。」 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出席另一電台節目時指,陳佐洱的言論並非完全否定司法獨立,而是針對港人揮舞龍獅旗等「戀殖」和「去中國化」的行為。被問到有部分市民認為,回歸後「一國兩制」及「港人自治」被衝擊,張志剛表示與殖民地時期相比,市民可享受的政治自由已有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