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香港與內地的經貿關係愈趨密切,跨境法律服務的需求相應增加。近年亦愈來愈多與商業有關的法例,如《勞工法》、《競爭法》和《商業法》等,本地企業對法律服務的需求亦有增無減。寶德楊律師行合夥人楊洪鈞律師指出,不少本地企業不熟悉中國法例,以致在內地發展業務時碰壁,故認為本港需要更多人才針對內地的情況提供法律服務。
記者/梁雅穎 編輯/陸慧琛
法例不同易惹糾紛
楊洪鈞指出,不少本地公司北上發展時,容易因為不熟悉內地法例而出現問題,所以跨境法律服務的需求相當大。他舉例,最常見的法律糾紛是知識產權和註冊商標的商業糾紛,曾有本地企業被內地公司盜用品牌商標。至於其他商業糾紛,則多數涉及簽訂合同、稅務、海關及生產品質等問題。他形容中港兩地都不明白對方做法,在業務發展時容易引起糾紛,需訴諸法律。 訂中港合同免爭辯 他補充,若本地企業要成功與內地公司合作,便需訂立一份同時適用於中港兩地的合同,避免因合同版本不同而引起爭論。一旦發生糾紛,他認為最佳做法是將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他建議雙方採取「先調解,後仲裁」的法律手段解決問題。 城大改法律課程配合需求 為配合法律界對人才的需求,香港城市大學由本學年開始,於法律學榮譽學士課程中增設專業領域選修一環,助學生投身法律界。二年級學生可從商法、爭議解決、中國法及比較法三個不同的專業領域中,選修其中一個。 [audio:http://jmc.hksyu.edu/shuo/wp-content/uploads/2013/04/125099_.mp3 |titles= 中港法律有別 跨境法律服務需求增 (聲音報道:梁雅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