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智能手錶及手環於近年越來越受歡迎,但其電池容量細小,續航力較短。有見及此,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主任廖維新及其團隊,成功研發一套人體動能發電裝置,可內置於智能手錶及手環,提供永續電力,免去充電時間。
記者/周子晴 編輯/袁曉聰 黃美琪
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主任廖維新指,智能手錶的體積較小,故其電池容量也相對較細,經常需要充電。他指出,團體共花了近10年時間,研發出高效電力採集裝置,嘗試利用電磁組件取代機械直齒輪結構,解決傳統齒輪容易耗損和輸出功率不足的問題。 團隊成員蔡明京博士表示,新裝置使用磁性升頻器,讓電力採集系統能更有效將人體動能轉為電能,並提高輸出率,其產生的電力是同類產品或研究的10倍,可滿足市場上眾多智能手錶和手環的電能需求。但廖維新指出,由於智能手機的耗電量太大,新裝置暫未能應用在智能手機上,需至少10至100倍能量才能為手機充電,但未來或許能讓人在迫切的情況下,如荒野外為手機緊急充電。 廖維新表示,目前正與瑞士和中國製錶公司接洽,正等待機會推出市場,望能在半年內有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