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審計報告指出,社會福利署向持續不達標的非政府機構發放全額津助,有8間機構耗盡整筆撥款,需從其他來源補貼營運資金。審計署建議檢討整筆過撥款的安排。
記者/佘典茵 編輯/丘萃瑩
多間獲資助機構連年虧損 審計報告指在2015年度,有31間非政府機構錄得整筆撥款營運虧損。當中有14間機構自2013年度起,連續3年出現虧損,但仍繼續獲得社會福利署的全額整筆撥款津助,當中8間機構已耗盡整筆撥款,需要從其他來源補貼營運資金。審計報告建議,社署要查明虧損原因,並檢視情况。報告又認為,社署整筆過撥款的管理有改善之處,並指上次檢討已是8年前,現時是合適時機檢討和改善撥款安排。 未按規定披露高層薪酬 審計報告披露,四成機構不守規定,沒有披露高層人員的薪酬。報告批評社署未有按時在2003年,規定機構高層人員要披露薪酬,最終遲了6年,至2009年度才實施規定,亦未有書面證據顯示,勞工及福利局曾批准延遲披露的決定。社署亦未有嚴格執行規定,可能有更多機構的高層人員需要披露薪酬。 審計報告揭發,有機構將行政總裁157萬元薪酬,全數記入整筆撥款津助,質疑不同機構運用整筆撥款的標準不一。 改進儲備用法 審計署指機構的儲備4年間共增加38%,多達47億元。儲備包括撥款儲備、寄存帳戶結餘及公積金儲備,認為社署要提醒機構改進運用儲備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