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房屋方面,李家超提出興建「簡約房屋」,與傳統公屋結合,提高單位供應量,期望將公屋輪候時間封頂。
記者/鄧穎欣 梁天情 趙施欣 編輯/鄔曉楠 梁晞雅
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及,解決房屋問題為現屆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並指出將會在各方面「提量」、「提速」、「提效」、「提質」,以持續增加房屋的供應。 政府推出全新「簡約公屋」計劃,目標在五年內完成約三萬個住宅單位,邀請輪候三年或以上的公屋申請者,以及家庭申請者優先,而入住人士可以保留輪候傳統公屋的位置。「簡約公屋」提供不同大小的單位,每個單位設有獨立廁所、浴室和廚房,租金與傳統公屋相若。李家超表示,新推出的「簡約公屋」是一個特別的措施,政府已經覓得足夠的土地去建立公營房屋,相較十年的房屋策略所提及的需求多。 「簡約公屋」由政府主導和興建,以「組裝合成」方式快速興建多個單位。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學系助理教授歐陽達初指,方式和過往公營房屋的興建過程相同,認為措施對加快建屋的效用不大。本土研究社研究員夏淳權指,政府提出興建單位的數量,只符合施政上的目標數字,並沒有縮短公屋輪候人數及時間。他稱措施為一個數字遊戲,即使市民入住了過渡性房屋或簡約公屋,但都是在排隊輪候公屋,所以輪候公屋的數字應該不會下跌。他以「摔數」比喻政策,製作了一個新的清單和指數,但輪候公屋的人數是一樣。 在土地規劃方面,政府以增加土地儲備為目標,提出將軍澳第137區的發展計劃,同時對交椅洲人工島和北部都會區兩地作出詳細規劃。公屋聯會主席文裕明認為,縱使公屋單位供應數量提高,但新發展地區未有配合基本社區的配套設施,在城市規劃上存在問題。他又認為,最大問題是整個城規交通,期望政府能夠提供娛樂、就業、就讀、交通等配套設施,不是為建屋而建屋,而是考慮整個城市規劃,尤其是諾大面積,需要容納這麼多居民,更加要按整體考慮,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現屆政府將會在未來五年全力增加房屋供應,期望能打破房屋短缺的長期困局,令市民看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