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有團隊進行調查發現,逾半受訪清潔工友在過去兩個月工作時曾出現暈眩和呼吸困難等熱疾病,且大部分僱主未有依照有關指引,執行預防中暑評估和措施。團隊批評現行規例模稜兩可,令執法部門難以作出檢控,促請政府訂立針對熱疾病的《職安健規例》,提高僱主向僱員提供防暑安排和裝備的法律要求,並將熱疾病納入可補償職業病範圍。
記者/范灝民 編輯/黃玲燕

綠色和平與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於8至9月,以問卷訪問150位街道清潔工人和防止蟲鼠組工人,並實地考察11位工友,了解他們在酷熱天氣下的工作環境,以及身體所承受的影響。結果顯示,逾半工友曾出現熱疾病症狀,包括暈眩、呼吸困難、頭痛和體力不支等;同時亦分別有工友指僱主未有提供便攜式風扇(90%)及闊邊防曬帽(64.6%),亦有三成工友表示僱主沒有提供足夠飲用水,反映大部分僱主未有依照指引執行預防中暑評估和措施。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政策研究幹事羅佩珊指,現行規例只要求僱主提供足夠的可供飲用水,條文模稜兩可,令行內衍生出每隊工友只有六支「救命水」的風氣。羅佩珊又引用數據指,2017年至2021年勞工處針對中暑風險較高的工作地點巡查逾13萬次,只有兩宗檢控個案,其中一宗僅罰款港幣1400元,執法部門難以按規例作出檢控之餘罰則的阻嚇力亦明顯不足。
勞工及福利局最快本月就《中暑風險評估指引》展開諮詢,團隊促請政府訂立針對熱疾病的《職業安全及健康(預防工作時熱疾病)規例》,提高僱主向僱員提供適當防暑安排和裝備的法律要求,並將熱疾病納入可補償職業病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