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港珠澳大橋的混凝土抗壓測試報告結果早前被揭發涉嫌造假,已認罪的嘉科工程顧問前技術員吳啟堯昨日繼續作供,指自己轉做污點證人是想說出事實,又指有資深職員會教導新人如何「更正」測試報告。案件今日續審。
記者/陳妹 編輯/陳麗娜
忘記曾示範「改正」方法予被告
辯方又提到,新加入試驗所的技術人員會學習「更正」壓磚報告結果的方法,即以鐵柱或強力混凝土代替混凝土,稱為「模擬測試」。此說法或誤導新技術人員,以為是正當的測試方法。 2013年3月,小蠔灣試驗所開啓用時,吳啟堯曾指導技術人員郭文輝「更正」其壓磚報告。當他接受代表被告郭文輝的辯方盤問時,他指對郭文輝有印象,曾一起共事,但記不起自己曾親自訓練過郭文輝,或親自在郭文輝面前示範過以「大力磚」作為所謂「更正」方法。 吳啟堯指測試紀錄單必須是連續的,若有斷裂的痕跡,是不完整的紀錄,亦是有問題的報告,一般會將其棄置,避免解釋問題成因。他又承認若一組六塊磚都有差異,會將全組重新用「大力磚」或鐵柱重新做過測試。 吳啟堯相信署方負責簽核報告的首席技術主任劉啟森、於試驗所工作的首席技術主任張沛開及前高級工地實驗室技術員麥培盛都知道所謂的「更正」手法,若有新人不知道所謂「更正」手法亦有較資深的同事教授。 培訓紀錄由負責人決定 辯方指培訓新人一般需一星期,質疑若員工只入職兩天,是否可以做培訓紀錄。吳啟堯指若培訓者認為該員工可以做培訓紀錄,便沒有問題。吳啟堯指出,假如新人沒有培訓紀錄,負責教授的實驗室技術員需與新人會共同簽署測試報告。若實驗室技術員都是新人,便需要較資深的職員再簽署。 辯方指吳啟堯於2017年已被拘捕,惟直至去年6月認罪後,才轉做污點證人,質疑他是為了「搏減刑」。但吳啟堯指減刑是其出庭作供的原因之一,自己轉做污點證人,是為了道出事實。他又指自己被捕後已錄取第一份口供,說出不少事實。 案情指,2013年至2016年案發期間,19名嘉科前工地實驗室技術員及助理,疑因工作繁多及人手不足,多次未能在限期內驗磚,但擔心有損報告評分,便透過更改測試日期及時間、補做假測試或使用替代品進行模擬測試,製造虛假報告。其後,他們各被控一項串謀詐騙罪,其中12人不認罪。案件今日續審。 (案件編號:DCCC 1031/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