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在立法會宣讀任內第4份《施政報告》,內容著墨於重振本港經濟,及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學者認為有關措施會為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帶來機遇,但仍未能重拾市民信心。
記者/張進熙 袁曉聰 傅愷晴 江瓔庭 范弘俊 馬梓君 游浩然 編輯/關志權 邱景煜 林瑞庭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年罕見押後發表《施政報告》,在今月初上京與中央商討一系列惠港政策後,定於昨日(25日)發表《施政報告》。林鄭月娥表示,過去一年本港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打擊,加上社會動亂嚴重損害特區的社會穩定,窒礙經濟發展,破壞香港的國際形象,社會因此而付出沉重代價。她表示理解市民感到焦慮不安,甚至前景失去信心,因此《施政報告》的首要目的為帶領香港早日走出困局,令市民恢復信心。 今年《施政報告》主題是「砥礪前行,重新出發」,林鄭月娥繼續選取藍色作為封面顏色,寓意為香港帶來希望,報告全文約3萬字,涵蓋約200項新措施。內容主要聚焦重振本港經濟、發展創新科技、融合大灣區建設,包括推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在港珠澳大橋實施港車北上,及深化中港兩地金融互聯互通等。民生方面會增加法定假日與公眾假期看齊,以及放寬失業人士領取綜援門檻等。 時事評論員宋立功認為,未來中港關係只會更加融合,為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帶來機遇。他表示大灣區從經濟恢復,以致兩地貿易和生活銜接上的確重要,因為港人目前未能出境,訪港旅客又減少,許多行業因疫情而如同「一潭死水」。他又表示,香港依靠祖國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大灣區已是其中一例,目前香港只能融入發展大局,很難切斷與內地大灣區的關係。 但宋立功又認為特區政府致力挽回民心,但反修例事件累積的民怨似乎在國安法下告一段落。他形容市民冷眼旁觀政府政策,尤其是年青人覺得政府在處理疫情時未有把港人放在首位,並認為中央給予特區政府很大權力,令港府有很多法例可以運用,又可以取消議員資格,惟港府卻未能善用。就過往有意見指林鄭月娥應放下身段,與市民進行「大和解」,宋立功亦認為現在是時候開心見誠,與各界展開對話以化解民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