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14 日
首頁 / 2018 施政報告 / 【施政報告】林鄭月娥指明日大嶼助未來土地發展

【施政報告】林鄭月娥指明日大嶼助未來土地發展

【本網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就《施政報告》回答議員質詢。有議員質疑「明日大嶼」花費巨大,等同燃燒儲備。林鄭月娥回應指基建措施需要有持續性,並可長遠規劃未來,而填海計劃能有效幫助未來20至30年土地發展。

記者/梁文欣 譚淑琪 編輯/彭偉成


《施政報告》提出斥資5,000億元落實「明日大嶼」填海計劃,以建造1,700公頃人工島。新民主同盟范國威形容計劃是「大白象工程」,燃燒政府儲備。林鄭月娥表示,「明日大嶼」計劃的目的是為滿足未來香港的20、30年的發展,基建要有持續性,非一次過投入所有資源。她又舉房屋政策為例,指辣招推出多次亦見成效。

公民黨郭家麟質疑林鄭月娥提出「明日大嶼」填海計劃是「敗家」的做法。他質問林鄭月娥為何要選擇用耗資幾千億去建設基建,令市民等20到30年才能上樓。他指現時輪候公屋人數達27萬,政府應有很多土地選擇,如高爾夫球場有170公頃、私人發展農地有1,000公頃、預留給丁屋有900公頃及棕地發展逾700公頃,質問林鄭月娥覺得自己是「敗家的特首」還是「騙子」,他指計劃是一種「敗家」的做法,難以向市民交代。

發展局承諾年底完成兩項棕地研究

林鄭月娥回應指高爾夫球場會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完成其工作後,政府會跟進。她指出,在2008年,當自己在擔任發展局局長時已啟動「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當時預計2015至2016年可以入伙,但該計劃現時改名至「上水北古洞粉嶺」仍一塊棕地亦未能收回。她又指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已承諾,今年底會完成有關兩項棕地前期的研究,屆時政府一定會有策略研究如何發展棕地。

高球場不適合用作興建過渡性房屋

房屋供應方而,工聯會郭偉強提出,當局應選用粉嶺高爾夫球場土地作短期房屋興建地,林鄭月娥表示土地專責小組會在年底前審視情況,再作決定。她解釋,選用此類土地具有爭議性,因為有鄉事指該土地有很多祖墳和古樹,而且要先解決交通問題才能動工,因此改建高球場不會是快速解決房屋問題的方法。

民建聯鄭泳舜亦指出,有約11萬市民居住在不適切房屋,包括劏房,他們都希望短時間內改善住屋問題,但政府現時仍未有積極尋找土地解決房屋問題。林鄭月娥指若大部分區內市民同意,議員可以向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提議該地作過渡性房屋。

議員指三隧加減價對交通沒有幫助

《施政報告》又提出「三隧分流」方案,在2020年1月1日起將紅隧及東隧單程收費上調至40元,而西隧收費則降至50元。民建聯陳恒鑌表示,調整隧道費對緩和塞車問題沒有幫助,他認為方案中只有西隧減價一措施令市民得益,但造成三條隧道的市民「一起遭殃一起塞」。他提醒政府,其實當局過去曾經提出「按時段收費」及「優惠措施吸引車流使用西隧」的三隧分流方法,但至今亦未被使用。

林鄭月娥強調「三隧分流」方案無調整空間,調整收費非其個人意思,而是經過研究和推算的新收費。她解釋,《施政報告》裡沒有「無痛方案」,每個方案都有痛楚,此方案是為了公眾利益著想。

政府冀政府可一次過解決勞資問題

自由黨邵家輝認為本次《施政報告》只輕輕帶過本地勞工問題,指即使香港幾乎全民就業、就業不足率達2.8%,但因低技術勞工工資仍普遍較高,輸入不到勞工。林鄭月娥回應指各行各業都有人手不足問題,政府已提出方案改善勞資雙方福利,如為強積金對沖的「三百億落水方案」提供長達25年的資助;延長產假後,亦會代僱主支付多出的一個月工資;為受工傷的員工提供復康保健,讓員工盡早回歸崗位等等,冀望可將勞資雙方長期爭拗的問題一次過解決。

 

相關新聞

【施政報告】楊何蓓茵:3日育兒假已平衡父母及政府需要 視乎效果再檢討細節

【本網訊】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於明年4月起,為育有三歲以下子女的公務員提供3日育兒假。公務員事務局長楊何蓓茵指,育兒假是以小朋友數目作計算,已平衡公務員作為父母及政府運作的需要,未來會視乎效果再作檢討細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