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佔中三子」戴耀廷、陳健民、朱耀明及另外6名參加者,被控「煽惑公眾妨擾」等六項罪名,案件昨日續審。有大學學者作供時呈交在佔領期間完成的問卷,調查結果指出只有6.5%受訪者選擇「響應和支持三子」為參與佔領運動的最主要原因。
記者/樊曉璁 編輯/何浩天 彭成偉 梁中勝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以辯方專家證人身份出庭作供,在2014年10月及11月佔領運動期間,他與其團隊共訪問了逾1,200名在佔領區留守的市民,其回覆率達95%。問卷當中有一條問題,列出導致巿民參與佔領運動的多項原因,而每項原因提供六個選項,選項由非常重要到非常不重要,以及不知道供受訪者選擇。 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為保障香港的自由」為最多人選擇非常重要的原因(89.1%),之後依次為「爭取無篩選的普選」(85.3%),「爭取公民提名」(74.3%),「警方向集會人士放催淚彈」(58.6%),「響應和支持學聯」(14.3%),「響應和支持學民」(13.3%),而「響應和支持三子」為最低(6.5%)。 刑事檢控專員梁卓然質疑調查結果,認為不是每位市民都有完整填寫整份問卷,可能有部分問題是漏空沒作答,並要求李立峯提供原本的問卷和詳細數據。李立峯回應指因私隱問題已經銷毀原本的問卷,但他願意提供電腦裏的數據,亦強調大部分市民都有完成整份問卷。 證人強調調查有認受性 李立峯以往有進行社會運動民調的經驗,如七一遊行和六四晚會。他指出,本次問卷調查找來了15至20位大學生協助訪問市民,在進行問卷調查前亦提醒學生,必須依照他派發的指引進行調查。他又表示,學生會按既定路線行走,確保路線能夠覆蓋整個佔領區。訪問模式則從每十個市民中抽取一位市民進行訪問,問卷所用的抽樣方法在學術界也是被廣泛認可的,而所有學術研究包括本次的佔領行動民調,都會被教授和審稿人核實可信性,直至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專家對他的學術研究和調查提出任何問題。法官接納李立峯的問卷結果作證據,案件押後至今日再審,讓控方能夠研究證人所提供的資料。 案情指,佔中發起人戴耀廷、陳健民及朱耀明,與其餘6名參加者,包括陳淑莊、邵家臻、張秀賢、鍾耀華、黃浩銘及李永達,他們於2014年發動及支援「佔領中環行動」,分別被控串謀犯公眾妨擾等合共6項控罪,他們均否認全部控罪。 (案件編號:DCCC480/17) |
即使得一個人響應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