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20 日
首頁 / 昔日新聞 / 「電子書包」減負擔 全面推行多限制

「電子書包」減負擔 全面推行多限制

【本網訊】電子學習愈趨普及,不少小學開始推行「電子書包」計劃,盼減輕學生書包的重量,和提升學習效能。不過全面推行「電子書」涉及龐大資金,教師亦需額外培訓,是不少學校推行的障礙,亦有家長認為電子書不能取代傳統書,長期使用更會影響子女視力。

記者/蕭敏熹 編輯/董蕘菁 盧頴珊


增學習興趣

香港培道小學校長陳敏儀贊成推行「電子書包」,她認為教育加入電子元素,不但能彌補傳統書本版面的限制,而且令教學更流暢。她表示,電子學習能給予學生視覺和聽覺的感官刺激,老師與學生透過平板電腦即時互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需龐大資金發展

培道小學電腦科老師認為,「電子書包」意念新穎,老師可隨時隨地加插新資訊,使教學更有彈性。但他認為,現階段大部分小學難以推行「電子書包」,因學校須投放龐大資金於電子基建上,如無線網絡和伺服器等;而電子書的保安問題和控制亦需要審慎考慮。

家長意見迥異

家長廖先生育有兩女,分別8歲和10歲,就讀沙田國際學校,他支持推行「電子書包」計劃。他相信,電子化學習是未來趨勢,在小學推行能使下一代更早接觸電子科技。他又指出,大多數小學生有參加補習或興趣班,不擔心學生書寫能力會下降。

另一家長黃太則反對「電子書包」計劃,擔心長期使用電子書影響子女視力。她指電子書雖推行多年,但她仍堅持帶女兒到圖書館借閱書籍,「印刷書本才是書,平板電腦不是!」她認為電子書只會令下一代形成慣性,導致「機不離手」。

政府需支援助平等學習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電子書包」屬新技術,要將其普及化,必須證明「老師可以教得好,學生可以學得好」,方能說服大眾採用。

他指,政府日後推行政策必須解決三大問題,包括技術支援,老師培訓及網絡支援;其次是資金問題,例如學校能否對有需要的學生提供津貼,這亦引伸到平等學習問題。葉建源表示,要全面推行「電子書包」,政府須確保不會因為硬件差異,而導致不平等學習出現。

[audio:http://jmc.hksyu.edu/shuo/wp-content/uploads/2013/09/02_ed.mp3 |titles= 「電子書包」減負擔 全面推行多限制 (聲音報道:蕭敏熹)]

返回頁頂

相關新聞

議員批評誅連法處罰教師不合理 公開教案內容不道德

【本網訊】九龍塘宣道小學一名教師早前被指有計劃地散播港獨,被取消教師資格,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指是次做法不合理,也認為公開教案內容屬不道德行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