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包致金 別樹一幟

畢業禮席上,除了戴上四方帽、為完成四年課業喝采的莘莘樹仁學子,還有獲頒榮譽法學博士學位、今年67 歲的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在任期間見證多宗具爭議案件、以「異見判決」見稱的包致金,離開終審法院時曾言「相信因為自己傾向保障自由的裁決而不獲延任」,今天則細說當年裁決香港第一宗雙非案的歷程,又大談佔領運動訴求與民生的角力。
人物

【傘聚人事】專訪:一個學聯 兩代故事

年青人內心燒得熾熱的那團火,足以燎原。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 學聯 ) 成立逾半世紀,經歷過一波又一波的社會、甚至學生運動。昨有八九民運,今有撐黃雨傘,相隔 25 年,兩代學生的熱心沒變改。
English

Faces Behind The Movement

University Students Join Hong Kong’s ‘Umbrella Revolution’ By Season Ho   University students kicked off their class boycott for democracy...
副刊

【傘聚人事】本土油畫家 以畫筆記下時代

【本報訊】在「雨傘運動」的佔領區現場,不少市民或自發執拾垃圾、或運送物資,希望為運動多出一分力。而油畫畫家 Perry Dino,則決定充分使用 自己的天賦,將香港歷史性的場面記錄到自己的作品中。 記者:凌優幸 編輯:楊頌雯
港聞

「佔中死士」相繼淡出 留守戰友不感失望

去年四月,「佔中十死士」名單出爐,共同表示他們願意為香港爭取民主並犧牲自己。然而,由當初討論「佔中」演變到今天的「雨傘運動」,僅相距年餘,卻已有部分「佔中死士」退出。
港聞

催淚彈屬中度武力 退休警官:或用於增距離減衝突

警方運用催淚彈嘗試驅散群眾,並指出只屬「最低武力」,但最低武力的定義存疑。有退休警長透露,警方處理群眾運動時有 4 種層次武力,催淚彈屬中等程度,但認為警方做法恰當,旨在增加群眾與防暴警之間的距離,減少衝突機會。
港聞

三區抗爭風貌

由最初經精心設計的「佔領中環」,演變成群眾自發長期佔據金鐘、銅鑼灣、旺角三地的「雨傘運動」,因長期留守,觸發市民以創意和鬥志維繫三個據點,金鐘具文化氣息;旺角集民間智慧;銅鑼灣面向旅客,形成世間罕見的抗爭風景。
特別報道

社論:遮打一代不認命 堅持下去未為輸

雨傘運動 ( 或稱遮打革命 ) 自上月 28 日取代佔中,成為香港抗爭史上新一頁。維持日數已超過歷時 23 日的台灣太陽花學運,又被世界各地傳媒稱頌,指香港的示威者是世界上最平和,成千上萬的香港市民曾經捐助物資到三地的物資站,促成一個個小社區形成。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