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未明 近年各大電子品牌爭相推出運用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技術的 VR 裝置產品。繼本月 Samsung 在香港推出 Gear VR 後,Sony、HTC、Oculus 等多個品牌亦相繼於下年開始發售相關產品。專家對於這項嶄新科技可構成的健康風險各有意見。


記者、攝影:陳彥澄 侯景成
編輯:何婧怡 徐穎彤

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副顧問眼科視光師彭志剛指,VR 裝置有可能引發不同問題,例如視疲勞、暈浪及光敏感性癲癇症。彭志剛表示,VR 裝置屏幕「欺騙」大腦,即使畫面看來是遠景,實際上屏幕與眼睛的距離仍非常接近。他指,每當看近物時,眼睛會內轉,眼球晶狀體會加厚以調整焦距,看遠物時則相反。而 VR 裝置的畫面似遠還近,增加眼睛負擔,容易引發視疲勞。他又表示,若用家本身有視力問題,在沒有戴上合適眼鏡下直接使用VR 裝置,問題會更嚴重。

彭志剛指,VR 裝置有可能引發不同的健康問題。

彭志剛指,VR 裝置有可能引發不同的健康問題。

研究資料不多

至於暈浪和光敏感性癲癇症,彭志剛認為主要與畫面的內容相關,與裝置設計無直接關係。彭志剛又指,目前有關虛擬實境對健康影響的研究資料不多,沒有確實標準界定 VR 裝置的建議使用時間。

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副教授蔣偉山(Vishal Jhanji)則認為,不需對使用 VR 眼鏡過份憂慮。他表示,現時暫未有確實證據證明 VR 裝置會構成視力問題,首次使用時,用家眼部或會感到少許不適,但只屬暫時性影響,因此無須過份擔憂。

蔣偉山指出,VR 裝置彷如把人拉進另一個世界,首次使用的用家未必能夠馬上適應,有可能出現手腳不協調,或前庭眼球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失衡,因此產生頭暈的感覺。情況就像下船時,即使雙腳已經著地,仍然感到行駛中的感覺。他指出長期觀看及使用電子產品,無論是手機、電腦,還是電視,也會導致雙眼疲倦和頭痛等問題,但這些只是暫時性的不適,只要拿下裝置稍作休息便可。蔣偉山表示,由於 VR 產品發展仍屬起步階段,故難以估計裝置實際上對人體有何長遠影響,但到目前他從沒有聽過因為使用 VR 裝置而令眼部患疾的案例。

蔣偉山希望 VR 技術可應用於更多層面。

蔣偉山希望 VR 技術可應用於更多層面。

VR 技術可診眼疾

中大的眼科中心目前正以 Oculus Rift VR 眼鏡評估青光眼病人的視力狀態,蔣偉山表示,暫時沒有收到任何病人對裝置的投訴。眼科中心會為病人戴上裝置,觀看模擬現實情況的動態畫面,測試他們會否撞到障礙物,以檢查他們的視力。

蔣偉山表示,不排除未來 VR 眼鏡或可矯正斜視,但 VR 技術目前只限用於診斷,他希望技術將來可應用於更多層面。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