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午餐
你相信世上有免費午餐嗎?
早陣子到紐約旅遊,初嘗一個意想不到的定價系統 —— Pay What You Want。有市場人士把其譯作「任意付」。一如其名,簡單來說就是“Name your own price”:消費者在享用商品或服務後,自行按個人意願付費。當然,也包括不付。
到訪與大英博物館和羅浮宮齊名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售票處寫著:學生門票12 美元。誰料到職員跟我說:「你喜歡給多少就多少吧!」
是遇上烏托邦,還是壁畫中的天使落入凡間的聲音?
「什麼?那我……可以只給五美元嗎?」我承認,我的面皮是厚的。
然後,一張不折不扣的門票出現眼前。
隔兩天,參加了一個名為Free Tours by Foot 的旅行團,表明旅費全免,只需按滿意程度給予導遊小費。結果,以色列裔的導遊帶我們由中午走到晚上9 點,服務一流,走遍大半個曼克頓區 。道別時,有些人輕輕說句「謝謝,後會有期!」便離開;留下的人,也是決定付費的人,如與我年齡相約的年青人,均付數美元至20 美元不等;較年長的付更多……
最後一個「付款」的,是一個在旅程中較沉默的澳洲女子,她面有難色的從口袋中取出一張一美元鈔票,說:「我在環遊世界,這是我最後一站了,我只能給這麼多。」
導遊說:「不,我今天賺到最多的,是遇到你這個追逐理想的人。」
信奉這樣的蝕本生意,在香港一定被譏為傻子;而在外國,則有愈來愈多人研究把一個Pay What You Can 的近似概念,套用到社會的福利系統上。
米甜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