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訓式」教育誰之過?
半年多連鎖補習社的兼職導師經驗,讓我體會到現今兒童「軍訓式」教育背後的無可奈何。
補習社裏的學生均需在制定得頗嚴苛的時間內完成指定數目的練習。一些年紀較小的學生一旦未能達標,負責人便會一口咬定是其心散之過。於是,每每見到連尚在牙牙學語的小孩都用稚嫩的小手吃力地握着過分「沉重高大」的三角鉛筆和時間競賽。見過一個疑有哮喘的小朋友怕坐下「運功不暢」,邊喘着大氣邊站着拼命地填寫作業,看得我都替他捏一把冷汗!
小朋友都不准上課時說話,以免影響進度。但管住他們的小嘴談何容易?這時,資深的導師們便會出動「媽咪一陣唔黎接你!」這些「鎮嚇」招數。有個小男孩做作業時低聲練習幾招自學的“Beatbox”(還真有三兩下功夫!),但這個特别技能迅速被制止及責罵。同是歌唱愛好者,很擔心他從此就放棄這個興趣了……
不時在批改作業時見到“I hate (補習社名稱)”字句,常在想,這背後包含着多大的憤恨?
可悲在細心一想,無論是小朋友或家長,甚至補習社,都未必有選擇。
在幾乎成績就是一切的教育制度下,大家都無可奈何。不要說什麼課外活動,我只知道在學界運動圈裏「打生打死」多年的朋友,高考分數差一點點,多少獎牌亦「無得傾」。
小孩子没有選擇,在這個要求出人頭地的社會,成績欠佳的意味大家都清楚。要發展個人興趣,可以!但父母會說:「攞到大學學位先啦!」
家長没有選擇,姨媽姑姐左鄰右裏的小孩都十八般武藝,總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吧?加上香港没沒有全民退休保障,孩子們「以後無份好工點養我地呀?」
輕鬆教學誰不想?但成績是無可爭議的數字,没有提升,家長就說「拜拜」了。不要談什麼慢慢培養興趣,現今小朋友的時間表快被排得連睡覺的時間都没沒有了,就每天不停重複操練就好!
這是個可悲的現象,最無言的是各方面其實都出於善意,卻没沒有考慮到小朋友的感受。但小孩子是否應從小被逼迫才能夠他日出人頭地?其實,誰也說不準。
陳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