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風雨交加,碼頭貨櫃界工潮亦風浪四起,工 人在碼頭罷工表達卑微訴求,只求時薪由每小時時薪增加 12.5 元,很多工人希望改善一更工作廿四小時慘況,改良 輪班制度。和黃集團旗下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公司聲稱工人 屬外判公司員工,多番強調工人被刻薄不是他們的責任, 推得一乾二淨,又是外判惹的禍。

外判制度折磨升斗小民多年,不論是政府部門或是私 人機構,紛紛以外判大減成本,結果肥上瘦下。

03 年立法會會議指出,房署和食環署八成外判合約採用價低者得形式,令工人的薪金普遍偏低, 加上房署監管不力,往往出現「無王管」情況。以致當年鬧出清潔工外判風波,很多清潔工做多 一倍時間都敢怒不敢言。

審計署 07 年發表審計報告,其中三篇章專門審計政府外判工作,揭露食環署、康文署、房 屋署互相推卸責任,外判制度漏洞百出! 上市公司透過外判成本大減,以今次事件為例,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公司去年在本港港口收入 達 57.2 億元,較前年增 23.9%,偏偏工人只求每小時加薪 12.5 元,卻被部分市民說「阻住地球 轉」。

很多市民冷眼拋下一句:「咁唔想做咪唔好做」,這說法太冷血。如果可以選擇其他舒適, 不用日曬雨淋的工種,誰會願意擔任這種高風險,二十四小時不眠不休的工作?

報道指因為罷工,平日每天處理五十至六十個貨櫃的碼頭,現時只能每日處理三至四個貨 櫃,損失達三百多萬港元,那好吧,就算如何推搪,如何鐵石心腸,昧著良心,不如就顧念著那 幾百萬損失,讓步吧資方,就加,加那 12.5 元給他們。
勞比度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