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朝籃球外交 中方將成輸家
朝鮮半島當下局勢是60年來最風高浪急 的時候,北韓幾乎每日發表強硬講話,其軍事調動更有跡可尋。美朝之間的動作,令這場核戰牌局更添樸素迷離。
總編輯 楊皓然
北韓第3次核試驚動全球,但同一時候,一部北韓電影《金同志飛起來》定於3月在美國放映,成為首部登陸美國的北韓影片,而由前NBA球星洛文率隊的美國籃球代表團更戲劇性地出現平壤,在當地進行表演賽。消息一傳出,即引起傳媒轟動,因為這不免會令人聯想到當年中美之間的「乒乓外交」,國際社會開始猜測這場「籃球外交」的用意。
今次,象徵關係的主角由乒乓球換成籃球,亦為今日局勢提供另一個詮釋:各方雖有著世界和平的共同目標,但已不再是隔著一個球網你來我往,而是互不示弱,在球場上有著更多的身體投入,在爭取得分時互相衝撞,在不一致時互相投球。
根據媒體報道,2月28日的籃球賽在友好氣氛中進行,北韓領袖金正恩對洛文一行訪朝表示歡迎,洛文又形容與金正恩會是「一生的朋友」。這場賽事不但帶有濃厚政治意味,而且十分神秘,各國外交官及國際組織代表都被金正恩特意邀請到場觀賽,唯獨中國新華社記者被拒絕進場採訪,外間有說北韓正在試圖「投靠」美國,似乎亦不是無道理。
西方思維認定中國是北韓親密盟友,更有指中國若能夠好好利用這隻棋子,在對抗美日上有好處。這番話在以前或許正確,如今朝鮮自行研發火箭核武,中國早前甚至不能勸阻北韓核試。後來在一系列制裁北韓的決議中,中國多次投贊成票,讓北韓頻頻感到被中國出賣,致使中朝血濃於水的盟友關係出現裂痕,北韓對中國開始越來越不信任。
70年代初,中美嚴重對立,一場「乒乓外交」改變一切,兩國關閉的大門由此打開,尼克遜訪華開啟破冰之旅,推動了兩國關係正常化。
事實上,這次美朝「籃球外交」也是美國制衡中國的需要,一旦美朝關係實現正常化,對中國來說將是一個衝擊。
自奧巴馬上台,美國一直部署「重返亞洲」,日本在釣魚島事件上的舉動,都是有意配合美國進軍亞太的步伐。軍力而言,美朝是天壤之別,相信美方這次出發點主要是制止北韓的冒險行為,使半島局勢能趨於緩和,以便進一步遏制中國。
北韓自踏入2013年後,便動輒在朝鮮半島地區製造戰爭危機。在3月5日撕毀《朝鮮停戰協定》後,朝韓雙方均顯出了積極備戰的姿勢。金正恩更特意前往朝韓雙方的前線地區展開視察,「御駕親征」味道甚濃。
雖說北韓軍方向來以言行過激著稱,但這陣子他們比以往更過火,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發表評論,「在《朝鮮停戰協定》成為廢紙之後,即便是發生核戰也不足為奇。在我們和美國之間不管是誰先按下核按鈕,都沒有追究其責任的相關法律約束。」
北韓是虛張聲勢,還是蓄勢待發,實在不敢妄下判斷。可是中國東北接壤北韓,倘若真的打起上來,池魚之殃相信不能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