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笑看風雲 羅啟新

香港電台今年初亦重整節目架構,多個節目及資深主持人被換走,以嬉笑怒罵方式談論政治的主持人羅啟新被調遷至電視部工作,他慨嘆︰「不只是沒有了節目,而是沒有了一個朋友,今次更是沒有了幾個朋友。」

「甘」苦與共 甘浩望

【本報訊】「習慣了在街上睡覺的日子,現在回到家中反覺得很局促」這位年過五十、操得一口流利廣東話的意大利神父說著。
人物

卿姐夠薑 未竟全功

2016 是選舉年,民主黨在「區選」失利後,該黨主席劉慧卿又在年初宣佈不再參選立法會,令今年選舉更添變數。做記者出身、當年毅然棄筆從政的劉慧卿說:「我1991 年參選時,你們(記者)仍未出生,現已參選過七屆立法會,已經好足夠、好光榮。」爭取民主未果,卿姐卻先交棒。
人物

唯藝得馨 Jan Curious

【本報訊】香港社會金錢至上,年輕人常說「堅持追夢」,但真正做到的人卻屈指可數。Jan Curious(阿Jan) 是本地獨立樂隊「觸執毛」的主音,他不計較金錢得失,只想追求自己的音樂和藝術夢。對他而言,或許「斯是陋室,唯『藝』得馨」。
人物

由零開始 羅樹基

2012年,香港數碼電台(DBC)因股東注資問題被迫清盤,政府收回其廣播牌照而面臨停播,一年後股東爭拗得以平息,各頻道陸續復播,其中新聞台於2014年由數碼港遷移至灣仔電訊大廈。經歷風雨,以為一切雨過天晴,豈料老闆突然宣佈新聞台將永久停播,身為新聞台台長的羅樹基直言:「這是最可惜的。」
人物

吹奏手中琴 何卓彥

一年一度世界級本地音樂節Clockenflap 於上月舉行,本地唱作人何卓彥在雲集世界各地優秀音樂人的舞台上,拿著一個小小的口琴悠悠吹奏。在香港這個屬於他自己的地方推廣口琴,是何卓彥一直夢寐以求的一個目標。
人物

走過高山低谷 范浩揚

香港盛行補習,一個個猶如明星的補習導師相繼冒起,其中英文科導師范浩揚()就曾憑俊朗外表及風趣幽默的教學方式打出名堂,一度門生過萬、年薪高達千萬元。奈何世事難料,他與前僱主四年前對簿公堂,最終因無法償還賠款而破產。別人笑他「破產天王」,他不以為然:「本來無一物。」
人物

全職旅人看世界 Jerry. C 謝利

環遊世界是大部份人心目中的夢想。八十後旅遊節目主持陳國熙(謝利),卻以旅遊為工作,短短四年間遊歷過 50 多個國家,逾 700 個城市,不少人對他的工作羨慕不已。雖然經已走過不同大地,但謝利謙稱自己年紀尚輕,未算經驗豐富,不過旅遊的確改變他對世界的看法及其人生觀。
人物

網絡與本土 盧斯達

經歷去年的佔領行動後,「本土派」一詞漸漸為人認識,而網上媒體可謂孕育「本土派」意識的溫牀。當中,撰寫政治評論網誌《無待堂》的網絡評論人盧斯達正是推手之一。在大學時期修讀歷史的盧斯達,對社會有自己的一番論述。
人物

淑女談性 蘇美琪

女生談性,很自然被標籤為「不正經」,甚至「性開放」, 全因時下仍存在不少刻板的成見。現為「糖不甩」網絡總監的蘇美琪有見及此,毅然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女學生,創立推廣正確性觀念及知識的網上平台, 她說:「願意談性等於會隨便發生性行為已經是其中一個謬誤,希望可以改變這些錯誤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