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大規模裁員 被裁員工何去何從?

蘇卓君

[ 第二屆恒基温暖工程基金傳播獎學金「最佳評論」組別優異作品 ]

因著疫情嚴峻,各個國家紛紛封關以減少外來輸入個案以控制疫情,世界各地的航空業也因此大受影響,而早前國泰亦宣布放棄港龍品牌,並裁減5,300名香港員工。國泰昔日的光輝歷史與現在的窮途末路成強烈對比,實在令人傷感和無奈。

其實國泰現在真的到了需要大規模裁員的地步嗎?雖然所有航班停飛,但是國泰可以發展其他業務增加短期收入。就好像台灣有航空公司推出「遊飛機河」的套餐,人們可乘搭飛機圍繞城市航行一周、在飛機上吃飛機餐和去機場免稅店購物。雖然這些活動的收入未能賺取可觀的利潤,但至少可以止蝕,減輕航空公司的負擔。

有人講過空少空姐由空中工作變回地面工作後,實質與一般服務生並無差別,我是不同意的。航空業人員獨有的優勢就是能操流利的外語及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而這些正正有助於他們投身於不同的行業。事實上,香港已有不同大企業向國泰被裁職員招手,當中包括逸東酒店、保險公司、地產公司等等 。

空少空姐上班時間較自由,假期又多,有很多機會可以進修、增值自己。還記得看過一篇空姐的訪問,她指身邊的同事大多正職是空姐,副業則是瑜伽導師、蛋糕師傅、滑雪教練等等。

在疫情「停飛」期間,身邊也有很多朋友積極進修以另謀出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或許失業正是上天給自己安排的另外一個新開始。反正在香港做一世打工仔都未能致富,既然如此,何不順勢而行,或者自己做「老細」能殺出一條血路呢?